印艺探索 > 操作技巧

印刷设备保养制度范本

印刷设备保养制度范本

一、目的

本制度旨在规范印刷设备的保养工作,确保印刷设备的正常运行,提高设备使用寿命,降低维修成本,保障生产顺利进行。

二、适用范围

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印刷设备的保养工作。

三、职责分工

1. 设备管理部门:负责制定印刷设备保养制度,监督保养工作的执行情况,对保养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。

2. 设备使用部门:负责按照保养制度对印刷设备进行日常保养,记录保养情况,及时报告设备故障。

3. 维修人员:负责定期对印刷设备进行专业保养,处理设备故障,对保养工作进行技术指导。

四、保养制度

1. 日常保养a. 每日开机前检查设备各部位是否正常,润滑系统是否正常,清除阻碍物。b. 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日常操作,注意设备运行时的声音、振动、温度等状况,发现异常及时处理。c. 每日工作结束后,对设备进行清洁,清理废料,整理工作场所。d. 做好日常保养记录,包括保养项目、保养时间、保养人员等信息。

2. 定期保养a. 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及部门安排,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,包括电路、油路、气路等系统。b. 对设备的易损件、关键部件进行定期更换,确保设备正常运行。c. 对设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维修,保证设备的精度和性能。d. 定期保养时,需切断电源,避免设备在运行中进行保养。

3. 专业保养a. 由专业维修人员负责进行专业保养,包括对设备的全面检测、维修和调试等。b. 对设备的电气系统、液压系统、气压系统等进行检查和维修。c. 对设备的机械部件进行拆解、清洗、更换。d. 专业保养结束后,需进行设备性能测试,确保设备正常运行。

4. 特别保养a. 对于高精度、高价值的大型印刷设备,需定期进行精度检测和维护。b. 对于使用年限较长、故障率较高的设备,需加强日常巡检和专业保养。c. 对于出现严重故障的设备,应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抢修,避免影响生产进度。

5. 保养计划与记录a. 制定印刷设备的年度保养计划,明确保养项目、时间、频次和责任人。b. 每次保养后,填写印刷设备保养记录表,记录保养项目、时间、人员等信息。

更多内容